中金:医学影像设备国产替代持续提升 医疗新基建有望催化其商业化放量机遇
2022-11-04 阅读数:
中金发布研究报告称,基于影像学的各类设备产品(CT、MR、X线机、超声、分子影像等)的检测和治疗,是目前多数疾病干预前的基础性诊断选择之一。该行认为,虽然现阶段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高端产品仍由外资品牌主导,但随着影像产业链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程度的提升,以及国产品牌设备性能的持续赶超,国产厂商或开始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同时,该行预计医疗新基建的持续发力,也有望催化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在近年迎来商业化放量机遇。
中金主要观点如下:
医学影像,构筑疾病诊疗量化评价体系的基础工具。
基于影像学的各类设备产品(CT、MR、X线机、超声、分子影像等)的检测和治疗,是目前多数疾病干预前的基础性诊断选择之一。作为技术驱动性行业,海外巨头持续引领行业前沿技术应用发展,而中国医学影像产业起步较晚,目前正处于快速成熟期,平均水平较国际或仍有一定发展差距。该行认为,虽然现阶段国内医学影像设备的高端产品仍由外资品牌主导,但随着影像产业链上游供应链国产替代程度的提升,以及国产品牌设备性能的持续赶超,国产厂商或开始进入重要发展阶段;同时,该行预计医疗新基建的持续发力,也有望催化国内医学影像设备市场在近年迎来商业化放量机遇。
他山之石,从全球影像产业龙头公司看发展竞争力。
海外龙头GE、飞利浦及西门子医疗经历数年积淀,2019年全球市场份额合计65%。该行认为:
过去:产品质量有保障、供应链自主把握、下游客户有粘性三方面要素的兼顾与平衡,构筑了龙头公司在过去数十年的核心发展竞争力。
未来:面对当下愈加多样化的临床需求,龙头公司坚持下游临床需求为核心的深度合作策略,使其得以快速响应并全面、系统落地各种先进设备产品和数字化、智能化应用,保证品牌在新时代下历久弥新。
该行认为,对于国产厂家而言,在技术和产品不断迭新的时代,卓越的设备产品性能是商业化竞争基础,而搭建起完备自主的供应链和下游商业化生态,并提供针对下游临床需求的完善解决方案的公司,则有望脱颖而出。
多层次需求塑造稳健市场潜力,细分产品方向发展阶段各异。
该行认为,国内市场核心增长驱动力主要包括:1) 我国医疗影像设备每百万人口保有量较发达国家相比存在较大提升空间,基层市场及高端设备渗透率双指标有望不断提升;2) 近年医疗新基建有望持续发力;3) 伴随上游核心零部件逐步国产化,全产业链国产化率提升大势所趋。该行测算得到,2025年中国医学影像设备市场规模达695亿元(2020-2025年复合增速6.8%),整体增长稳健,而在国产化率持续提升的大背景下,国产品牌或享有较大发展潜力。
风险提示:研发失败风险;控费政策力度超预期;医疗事故风险;贸易摩擦超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