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测量+H5,这座近600岁古桥明年将“复原”
2022-11-02 阅读数:
中国是桥文化的故乡,自古有“桥的国度”之称,一座桥便是一个地方文化的缩影。永通桥位于朝阳区和通州区交界处,又名八里桥,它是北京唯一横跨京杭大运河的古桥。如今近600岁的它迎来了重生,“京通石道”“长桥映月”等历史风貌将再次呈现在市民眼前。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揭开历史,。感受正在慢慢苏醒的永通桥。
近600岁高龄,老北京人心中美好的记忆
快600年了,永通桥一直默默地横跨在大运河上,一块块青色的石板构成这座古色古香的三孔石拱桥,永通桥也被称为八里桥,因东距通州8里而得名,永通桥长50米、宽16米,桥梁中间孔高达8.5米,宽6.7米。古代在大运河运货的漕船经这里可直出直入,因此有“八里桥不落桅”的美誉。
家住管庄的苏贵增与八里桥“结缘”于他的小学时。“我在重兴寺小学上学,学校距离八里桥200米左右。每天上学、放学,这桥就像我们儿时的玩伴一样,天天陪着我。”苏贵增儿时记忆中八里桥是能工巧匠的作品,建造得不可思议。
永通桥因为建成年代久远,朝阳区于去年启动修缮工程,修桥的施工现场什么样?一起去看看。
修缮+保护,力求原物原样恢复原貌
曾经铺设在桥面的沥青已经全部清除,露出一块块方方正正,或大或小的条石,施工人员蹲下身,用卷尺依次测量一块块条石,并且在图纸上标注上条石的长度、宽度以及位置。这些条石的颜色不尽相同,有的呈现暗红色,有的偏青色,有的相对平整,有的则坑坑洼洼。
“永通桥多年来历经数次修缮,从而出现桥面条石材质、大小不一的情况,现存条石有约600年历史,共2000多块。我们对条石进行测量,并且记录条石位置,之后将这些条石全部还原到原位,保持古桥原貌。为了还原古桥风采,施工人员经过查阅古籍,咨询专家、学者,最终确定了条石‘样本’,以此为模板寻找最符合古桥原貌的条石。”大运河永通桥修缮项目负责人说道。
由于年代久远,桥体中的缝隙积累了水汽,水汽渗透、冲刷桥体内填土,导致桥体上鼓出一个“大包”,施工人员通过重新填补的方式,更换内侧砖体构件及填土,解决了鼓闪的问题。经过整修后,桥体上的“鼓包”已经消除,桥面平整了很多。
在施工过程中,竟有“意外收获”。今年春天,施工人员在永通桥上游、下游做了两道围堰,施工人员对河底原有的装板进行勘察,竟发现了永通桥最原始的河底装板的古条石。出于对文物的保护,工作人员将其材质、规格都记录了下来,以备后续修缮以及通惠河的通航收集历史依据。
多元渠道展示,创新使用H5让市民更了解古桥
为了保护好这个珍贵的古桥,历史上,保护和修缮工作进行了很多次。解放后,桥面铺上沥青,后来,为减少洪水对桥的冲击,在桥南北两端开道引河,各建三洞水泥桥一座,用来泄洪分流,桥间以水泥构成分水泊岸。在20世纪80年代、90年代又进行过多次的维修加固。
2013年,作为大运河沿线文物,永通桥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根据目前的计划,预计明年修缮后的永通桥将作为历史文化古迹,对公众开放参观。为让公众感受古桥修缮过程,朝阳区还将推出“趣味修古桥”H5项目。
“‘趣味修古桥’拟利用HTML5技术方式,加载永通桥3D文物模型、文字、图片、语音、视频、GIF等多种形式的内容,公众可通过手指交互操作,自由旋转缩放、浏览古桥全貌、观赏局部细节。同时,‘趣味修古桥’还将设置不同功能板块,通过多种形式,如语音、历史照片、精美图片轮播、修缮工程纪录片展示永通桥基本信息以及修缮步骤和成果。”朝阳区文物管理所工作人员介绍说。
有了这个H5,就可以在手机上先仔细学习学习古桥知识,等古桥修好之后,就能到现场去拍照打卡啦。
期待值拉满~
来源:北京朝阳微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