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影像与舞台“结界”,《抗战中的文艺》以文艺初心书写炽热爱国情
2022-10-08 阅读数:
1931年—1945年,是决定中华民族命运的14年。这14年是波澜壮阔的,是艰苦卓绝的,更是义无反顾的。无数中华儿女为了家国命运前仆后继、死而后已。他们的名字如群星般闪耀在中华民族的抗争史里,在我们的民族基因中铭刻下不朽的精神谱系——爱国,是一种信仰。
十一期间,中国国家话剧院以其全新创作的首部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用文艺的力量,揭开爱国主义的大幕,致敬抗战中的文艺经典作品,铺陈展现抗战文艺的壮丽画卷。
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老舍、曹禺、田汉、夏衍、聂耳、冼星海、丁玲、白杨、秦怡……14年风雨如晦,30多位文艺大家,涉及左翼文学、戏剧、电影、音乐、美术等多种艺术门类,《抗战的文艺》以“编年史”的体例将之浓缩成120分钟的舞台呈现,创造性地运用“影像+舞台”的当代创作语汇,将装置影像艺术和戏剧表演艺术融合,在光和影、演与歌的诠释中,追忆峥嵘岁月。
弦歌不辍,记取抗战中的文艺
当我们回眸抗战中的文艺,我们在回眸什么?《抗战中的文艺》导演、中国国家话剧院院长田沁鑫说,是初心和力量。编剧之一罗兵说,是真实的感动。
文艺是时代的号角。烽火连天的岁月中,文艺是一支不可忽略的战斗力量。抗战中一部部经典的文艺作品,是每一个中国人“最后的吼声”,是宣传抗战、唤醒民众觉醒的强心剂,是鼓舞士气、再造中国的冲锋号。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如何将磅礴的历史浓缩在小小的舞台上?如何让历史照进现实?如何激活抗战精神于当代价值?“文献话剧”《抗战中的文艺》以平实而厚重的笔触、精准而内敛的风格、大胆而创新的方式,彰显着在立意和创作上的“野心”。
“编年史”的叙事线并不复杂,时间是最坚实的剧本,也是这部“文献话剧”的独特价值。
从1931到1945,从东北到上海,从北平到重庆,再到延安。在硝烟与颠沛中,萧红、萧军、骆宾基等东北作家群为抗战奋笔疾书;老舍在日军的炮火声中弹落书本的灰尘,郭沫若于国难之时返回祖国,丁玲追寻进步思想奔赴延安,巴金在寒夜中创作《寒夜》,聂耳探求中国音乐出路谱写出《义勇军进行曲》,冼星海怀揣爱国之志写就《黄河大合唱》……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抗战时期的每一个音符、每一个字都十分珍贵。”历经一年多查阅资料,梳理抗战14年文艺心路,寻找抗战中的文艺精神,《抗战中的文艺》主创将舞台当作书写历史的“刀笔”,沿着时空的隧道,将文艺的抗战层层推进,讲述了抗战中的文艺在沉默中爆发,在奋进中求索,在道路中抉择,在战火中淬炼,最终在延安文艺座谈会影响和感召下,找到为人民而书的方向。
“饱含感情,一起致敬光辉岁月。”剧中,抗战中的文艺在困顿中催生出勇气,指引人们在黑夜中寻找光明;剧外,来自音乐、美术、电影等不同艺术门类的主创艺术家们用戏剧理解抗战文艺精神,以守正创新的创作态度,书写新时代戏剧表达的华彩篇章。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正如左翼电影人夏衍评价聂耳时所说,“相信个人天才,更相信集体的力量。”首演结束,不少观众为14年抗战中优秀的文艺工作者感动落泪:“希望这部形式特殊的文献话剧能够多演,尤其深入学校,普及中国抗战文艺史!”
打破结界,为新时代文艺赋能
“平实感”是田沁鑫导演为《抗战中的文艺》定义的创作基调。历史的质朴与真实,文艺抗战精神的韧性与力量都蕴含在这三个字中。然而主创们对平实感的呈现,却并不“平常”。
将装置影像艺术与话剧本体艺术相结合,打破“影像”与“舞台”的结界,是《抗战中的文艺》给予观众有别于以往的戏剧体验,具有先锋实验的意义。在这场实验中,屏,不再是舞台的背景板,而成了戏眼之一,是舞台上的一个“角儿”。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全剧分为舞台出演与影像出演。田雨饰演茅盾、李光洁饰演夏衍、关晓彤饰演秦怡、吴谨言饰演张瑞芳、王挺饰演田汉、赵阳饰演郭沫若、罗一舟饰演聂耳等,他们在舞台上既是“歌队”的讲述人,又是角色的扮演者,偌大的舞台和角色的转换挑战着他们的台词功底和情绪变换;
段奕宏饰演鲁迅、孙红雷饰演金山、廖凡饰演巴金、陈建斌饰演老舍、辛柏青饰演冼星海、宋佳饰演萧红、万茜饰演丁玲、佟大为饰演贺敬之、邢佳栋饰演李辉英等,他们在屏幕上以影像的方式出演,大屏幕放大细腻的表情,考验着他们代表角色与观众对话的真诚与共情。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舞台上,“歌队”的他者讲述、演员的角色演绎与大小屏影像的变幻联动,提供了多维度的视角互动,拓展了舞台的讲述空间,在光影交叠和场景调度中,营造出历史与现实对话的沉浸感和时代氛围,让观众仿佛置身一座追溯抗战文艺精神风貌的“文献博物馆”。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技术,在推动文艺创作变革的历程中从未缺席,一如今日。当新技术被赋予艺术的灵魂,艺术的外延与内涵也将掀起浩瀚的波澜。
《抗战中的文艺》不仅集结了中国国家话剧院众多优秀的艺术家和演员,同时也是联合出品方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网围绕总台“5G+4K/8K+AI”全新战略格局,积极推动“思想+艺术+技术”创新融合,并依托先进互联网技术和全媒体传播平台,全力为新时代文艺赋能的又一次创新之举。
“《抗战中的文艺》是一个起点。”据悉,《抗战的文艺》在结束国家大剧院的实景演出后,还将以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呈现给广大网络受众,那就是央视网与中国国家话剧院共同探索并建设的“中国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
台上见真章,云上看戏剧,这样的梦幻联动和次元破壁正是今天的时代特征。由此可见,“影像+舞台”的双演模式并不仅仅是舞台呈现上的匠心独运,更是为了探索戏剧的空间叙事与网络技术的融合,以及与全媒体传播的“配型”。
《抗战中的文艺》剧照
以科技力量赋能经典,以新模式、新业态推动中国戏剧数字化传播的新消费,“中国戏剧现场”云演播平台的出现,或许是一个契机。
一切创作技巧和手段都是为内容服务的,从波澜壮阔的历史运动,到个人生活的幽微时刻,文艺是澎湃的能量,是润物无声的细雨。时代在变,科技在变,然而文艺“为人民而作”的初心永不会变。
剧照摄影:田雨峰、塔苏、高尚